![]() 《黄帝内经》灵枢 ● 天年篇第五十四 黄帝问于岐伯曰:愿闻人之始生,何气筑为基,何立而为楯,何失而死,何得而生? 岐伯曰:以母为基,以父为楯;失神者死,得神者生也。 [重点理解]精、气、神 精,指物质,男女都有,有哪些?后续内容会有涉及; 气,当能量来看,来自于物质的变化过程,乍一看与中医概念似有不同,这不是重点。在这里主要是领会它,领会在物质变化过程,是与“气”分不开的,用引号,是表明中医所指的气,应该不是我们简单理解的,单纯的气体。它是伴随着物质变化而存在的,没必要在定义上强调是什么,我也不知道如何说明它,当然中医的气,还是要听徐文兵医生怎么说的; 神,从信息的角度来领会,即,它是在物质能量(精气)的基础上而得,这应该更有意义。同时,神又影响物质能量的变化,它以心为舍,而且在生之始就有影响。具体有什么形式,怎样影响的,这是值得重新思考的。这样说,是在生命个体的角度来领会人体内的心神。如果从群体,乃至宇宙的角度来看呢,神又是什么?当然,在后续音频中,重点要领会神,是由精气化生的精神情志活动,而且还分不同的形式,如魂魄等。 特别强调,这里所说的人体内的心神,以及要思考的宇宙中的天神,都跟无神论所指的神不是同一个概念,甚至也不是有神论者所理解的神。另外,像天人感应,群体中个体之间的相互影响,我所理解的,是我们还没能理解到的,或未知的一种信息形式的互感。这种互感,以昆虫之间的信息激素为例,似有启发。不同看法,欢迎在留言区交流。 以上黄底文字,和以下,是天年篇原文 每期都附上,以方便聆听时 对照经文 黄底标出,是与本集音频相关 黄帝曰:人之寿夭各不同,或夭寿,或卒死,或病久,愿闻其道。 岐伯曰:其五脏皆不坚,使道不长,空外以张,喘息暴疾;又卑基墙薄,脉少血,其肉不石,数中风寒,血气虚,脉不通,真邪相攻,乱而相引,故中寿而尽也。 岐伯,中国上古时期,中医始祖,道家名人。又由于年代过于久远,或许是上古中医传承者的代称,而非指某一人;黄帝,我常写成皇帝,这应该是没有读过《黄帝内经》的缘故,也因为不懂历史,从而不知道人文初祖,与秦始皇开始帝制时代的皇帝之称有别。 |
GMT+8, 2025-5-9 05:53 , Processed in 0.015399 second(s), 15 queries .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© 2001-2023 Discuz! Team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