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溪河秋浦河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查看: 194|回复: 0

公乃王,王字怎样理解

[复制链接]

317

主题

167

回帖

2482

积分

管理员

Rank: 9Rank: 9Rank: 9

积分
2482
发表于 2025-1-16 09:35:01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第十六章的最后一段:知常容,容乃公,公乃,王乃天,天乃道,道乃久,没身不殆。
上一次将字突出显示后,是想着重说明老子所指的王,跟我们所理解的应该是不一样的。在我们所接受的认知中,基本上可以说,胜者为王败者为寇。但历史上的胜者当上君王的,显然是有违天道的,如秦始皇,只是他改王为帝。即使当今世界也有超出人类想象的暴君,如曾经提到过的波尔布特,以及非洲国家的阿明和马西埃等,如果您用“如何把国家治理成原始社会”搜索,打开相应的文章,简直不敢相信。看到这些人的残暴,简直没有心情从文字上来理解王字,在五千言里究竟是什么意思。


从这一段本身来讲,成王的前提条件,是在知常明道的基础上,由容到公。容和公,很好理解,就不展开了,当然在现实中也只能作为一种愿望。而王字,从字义上来讲有不同解释,不过在这里,还是把王理解为:三横分别代表天地人,而一竖可以理解为参透天地人者,这样接着后面:天乃道,道乃久,才合乎理想的逻辑。也就是王者,必须是参悟天道之人,才能保证国家长治久安,没身不殆。这在后面,老子他老人家还有进一步的论述,如第25章:
……
道大,天大,地大,王亦大。
域中有四大,而王居一焉。
人法地,地法天,天法道,道法自然。

此外,在第55章,也有对应于这一章的知常曰明,而有知和曰明

……和曰常,知和曰明,益生曰祥,心使气曰强。物壮则老,谓之不道,不道早已。

这都可以看作是对这一章的进一步论述。

当然,老子他老人家是从治理国家的角度来讲的。而作为我们普通人,我想没有必要从这种宏大的角度花什么笔墨了。但不妨从个人家庭或者公司管理的角度,来领悟老子所说的“道”,我想只有这样才有实际意义,哪怕用在对股票的理解上,也比空谈大道理要有意义,你说是不是?

说到这里,提到了大道理,在现实生活中,确实,大道理一般都是不受欢迎的,正如老子在第40章所言:下士闻道大笑之,不笑不足以为道。当然,他在第53章分析了为什么不受欢迎,这是因为:大道甚夷,而民好径。好径,就是喜欢走小路,不喜欢走大道,诸如弯道超车之类,也包括在内。

第十六章
致虚极也,守静笃也。
万物并作,吾以观复也。
天物芸芸,各复归于其根。
归根曰静,静曰复命。
复命曰常,知常明也。
不知常,妄。(这似乎是一个现实的常态)
妄作,凶。
知常容,容乃公,公乃王,王乃天,天乃道,道乃久,没身不殆。

市场经济的核心,是利用市场解决人的问题。
点评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公众号读老

GMT+8, 2025-5-8 02:38 , Processed in 0.023552 second(s), 18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
© 2001-2023 Discuz! Team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