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溪河秋浦河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查看: 155|回复: 0

虚极静笃,是一种心境,是无私无欲而虚空纯粹的心境

[复制链接]

317

主题

167

回帖

2484

积分

管理员

Rank: 9Rank: 9Rank: 9

积分
2484
发表于 2025-1-16 09:16:20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第十六章
致虚极也,守静笃也。(以上已经说明,这种虚极静笃,是一种心境,是无私无欲而虚空纯粹的心境。只有在这种心境下,才能够发现真相揭示本质,也就是第一章所说的“常无欲以观其妙”,如生命的规律,以及宇宙万事万物是如何变化发展的)
万物并作,吾以观复也。(作,动作的作,可以看作是与静相对的动,拿植物来说,这个动,就是从植物种子的萌动开始,经历春生夏长,这里生和长,都可视作动的范畴,而秋收冬藏,自然就渐渐归于静了,不过这里的静只是表面的,而动,在这时是缓慢的。冬藏,是一种笼统的文学表达,具体应该是形成种子而为下一代而冬藏归静——一种缓慢的动。复,就是循环往复,生命都是有一定的生命周期的,每一个生命都是从生到死的一个片断,个体生命,从肉身的角度看,不可能存在万岁爷,所以秦始皇追求长生,是没有读懂老子的这一句话。

根据野史记载,最初秦始皇并没有长生不老的打算。有一天,秦始皇外出游玩,听到远处传来说话声,便侧耳倾听,只听有人道“在浩瀚飘渺的海中有一仙山,名曰蓬莱,内有练气之士,号称真人,修长生之术,不食人间烟火,渴饮玉液琼浆“秦始皇大吃一惊,赶紧派侍卫去寻找说话人所在,但是找了一圈一无所获,于是秦始皇就认为这是仙人对自己的点化。始皇追求长寿除了能更长久享受帝王才能享受的特权生活,还带着强烈的家族政权所负载的政治理想和诉求。

不过换一个角度看永生,从现代生物学的角度就是,把生命看作两种形式,一种是个体生命,一种是系统生命。前面提到的生物发生律,就是说明个体生命与系统生命之间的关系,通俗来讲,就是人的个体发育在胚胎发育的早期,都有人类发展的痕迹,这种痕迹,是以看不见的遗传信息的形式,在归根时传递给下一代的生命。归根,是老子以观察植物为例所说的。回到人身上,这个归根就是要回到生命的本原。关于生命的本原,是哲学、生物学,医学,物理学等诸多学科共同关心的问題,包括宗教,产生过各种观点和学说。

这就告诉我们,人到老了,应该怎样对待生死,这大概就是现代人所说的生命观吧。而关于生命观,佛教所说的轮回,是三世说(实际是N世说)的生命观,这跟无神论的人死如灯灭不同,它的深刻内涵在没有了解释迦牟尼的十二因缘的学说之前,不能简单地说它是迷信。说到这里,发现扯远了,这容易产生误解。还是回到下面的字句:
天物,就直接理解成天下万物了。有的版本是夫物,夫是语气词。在这里干脆就写作天物了,有一种说法是,可能是将天写成了夫,字形上相像而搞错了,这不影响对这一句的理解。


天物芸芸,各复归于其根。(下次再说了)
归根曰静,静曰复命。
复命曰常,知常明也。
不知常,妄。
妄作,凶。
知常容,容乃公,公乃王,王乃天,天乃道,道乃久,没身不殆。

市场经济的核心,是利用市场解决人的问题。
点评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公众号读老

GMT+8, 2025-5-9 01:57 , Processed in 0.023446 second(s), 18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
© 2001-2023 Discuz! Team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