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溪河秋浦河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查看: 152|回复: 0

有争,并不与善利万物相冲突/老年小学读《老子》

[复制链接]

317

主题

167

回帖

2482

积分

管理员

Rank: 9Rank: 9Rank: 9

积分
2482
发表于 2025-1-16 06:55:06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不以其无私欤?故能成其私。两个私,有不同的涵义。我理解成其私的私为公司发展目标,还说不妨理解为初心,当然这个初心是指文中蕴含的遵道之心。如果,按照今人“自私”的私来理解,有些人的初心就不一定符合正道了。

正因为对私字有不同的理解,所以有的人在读《道德经》时,读出了阴谋诡计。我想,这完全误解了思想家老子的苦口婆心了。5000言里,老子反复举例说明什么道,从不同的角度来说明道以及悟道之人是什么样子的,并说,他的话容易懂,说的道理,也容易践行,遗憾的是,“而民好径”,就是说,有正道大道不走,偏偏要走小路捷径,还自以为有谋略,自得于比别人高明而愚弄他人。殊不知:
机关算尽太聪明,反误了卿卿性命

有争,并不与善利万物相冲突/老年小学读《老子》

第八章
上善若水。
水善利万物而(有争,通行本等是不争或有静。这样理解上善苦水,也不是不可以,但感觉只对了一半)
处众人之所恶,故几于道矣。(处,通常也可当居来理解,所以有的版本直接就是用居替代了处。处,也可以理解为处治。而且,理解为处治,是跟有争相对应的,这跟说水善利万物并不矛盾)

居善地,(这三字七句,可以分别作为一个主题,写成小短文了。关键是对上善若水是怎样理解的,不同的理解,感悟就不一样,写的文章,主题思想就不一样了。所以不必简单地翻译成白话文,否则就有可能与经文不符了。经文原义,还是查查古文再领悟比较好)
心善渊,
与善天
言善信,
政善治,
事善能,
动善时。

夫唯不争,故无(正因为领悟到水的有争,才有这里的警示“要不争”。而不争,这里要理解成不与环境相冲突。不与环境相冲突,就是敬天爱人,做到不用心里的小九九与天地人相斗,别忘了:水能载舟也能覆舟)



市场经济的核心,是利用市场解决人的问题。
点评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公众号读老

GMT+8, 2025-5-8 03:01 , Processed in 0.024790 second(s), 19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
© 2001-2023 Discuz! Team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